杭州老地图鉴赏(十一)——民国早期的无边框山水画《西湖图》
民国时期鸟瞰式形象画法的西湖湖山全景图,在版式上多采用四周边框或饰以花边,特别是花边变化多端,特色鲜明。在取景方位,几乎也以最常见的表现西湖全景最佳的上西下东图向,上西下东图向“由近及远,地势由低到高。城景、湖景、山景层次分明,不易遮挡。此类地图南北两侧景观布局均衡,画面基本遵循南北对称的特征。”在构图与布局方面,大致“以中天竺至涌金门连线为轴,画面两侧景观大致呈对称分布。山景之中,南北分山,南高峰与北高峰相对;湖山之间,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南北相对。”(《图绘山川——古代地图中的图像与历史》:清代西湖全景图的谱系,任昳霏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这样的轴线对称构图模式,一是符合传统的审美标准和阅读习惯,也就是左右展开便于欣赏和阅读;二是画面布局天然优势明显,各处景观细节都得以细致表现。
笔者所藏这幅民国早期的五彩石印《西湖图》,为少见的无边框样式的山水画西湖湖山图,图幅约四开(64 × 52 cm),上西下东略微偏斜呈西北东南的图向,所示范围东自石甑山起,沿保俶塔、宝石山、葛岭、栖霞岭、紫云洞、香山洞、桃源岭一线至北高峰,再经龙门、小武林山、稽留峰、白云峰、双桧峰至南高峰,再经仁塔址、五云山、云栖、秦望山,抵九溪十八涧;图幅在此向南折,又沿理安寺、虎跑、三台山、法相(寺)、御书楼、慧石峰、南屏山、兹云岭、将台山、凤凰山、双吊坟,然后转向东至清波门进入市街内。
全图以湖山风光、西湖胜景为主体;与同时期其他西湖湖山图稍有不同的是,《西湖图》在绘画风格和技巧上更接近于清末的山水画风格,以写意与实景相结合,湖面水波荡漾泛起层层涟漪,湖中游船悠闲穿梭,湖岸上垂柳依依,春意盎然,四周群山树木郁郁,房屋村舍、亭台楼阁、佛寺古刹云雾缭绕,相映成趣。整体运笔灵活自然,用墨浓淡相宜得体,色调清新润雅,各景点、街道、建筑物名称标注详尽、清晰,字体工整秀丽。再加上细笔勾勒,皴擦点染,面面俱到,浑然天成,就连雷峰塔顶花草树木丛生的样貌都画了出来,阅者览图观之,大有西湖胜景如圣境之感,意境回味悠长妙不可言。
此外,我们看到在图幅右上方题有“西湖图”的图名,和“庚申冬日朱幼亭题”及钤“幼亭词翰”印章一方;左下角有“鑫记书局印行”、“赵耀廷画”及钤“㶮章”印章一方。庚申年即民国九年(1920年),基本可以判定为该图的出版时间。佐证依据仍然从位于延龄路(今延安路)与迎紫路(今解放路)交叉处的民初浙省最高军事长官的办公地点——督军署来确认,1919年8月淞沪护军使兼第十师师长卢永祥改署浙江省督军;至1922年6月,卢又宣告浙江自行废督,自任浙江善后督办,这一阶段成为督军署(同时也是第十师师部所在地),图中标作“督军署”。即便有重印的可能,至少不会超出这个时期。孔夫子旧书网另有一幅在售,与此幅略有差异,其中图名旁的“庚申冬日朱幼亭题”去掉了“庚申冬日”四字,估计这才是其后重印改绘的版本。
出版方鑫记书局的详情和绘图人赵耀廷、题图人朱幼亭的生平事迹均查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殊为遗憾。不过,编绘者在图中标记了鑫记书局的所在位置,即迎紫路商品陈列馆和杭县公署之间的楼房。商品陈列馆又称“商品陈列所”或“国货陈列所”,始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劝工陈列所”,用以展示各种国产商品,后各地相继设立。浙江省商品陈列所创建于1918年,为解放路百货公司(杭州解百)的前身。杭县公署于1912年省政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设县公署,地处井亭桥东堍(今解放路、浣纱路交叉口),置民政、财政、教育三科及杭县警察署。1927年后改称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