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版的《厄瓜多尔地图集》一览

2025-10-17

img20250825_14184665.jpg

简化版的《厄瓜多尔地图集》一览

地图集的编纂

《厄瓜多尔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全名《厄瓜多尔地图集:地理及经济附世界地图》(Atlas del Ecuador Geografía y Economía - Mapas del Mundo),199210月第二版发行基多EDIGUIAS C. LTDA出版公司出版纳尔逊·戈麦斯·E主编。《地图集》开本略呈十二开大小,简精装94页。

八十年代初期,厄瓜多尔地理军事研究院委托编者负责编撰该国首部《厄瓜多尔共和国地理图集》。并于1982年厄国家制图局即后来的地理军事研究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出版。其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及美洲普通地图、以1:200000比例为主的厄瓜多尔地图,以及由厄瓜多尔国家区域规划处(农业部)和法国海外科技研究办公室提供的区域地图三部分内容。这部图集出版后获得了高度好评,首版5000册在短短数年内便已售罄。其后Anne Collin Delavaud主持及国内外学者协作下,第二版国家地图集1992编纂完成。

随着第二版国家地图集的出版,编者以其为蓝本,着手编纂一部定位中等教育层级,供中等学校师生参考使用的教科性质的普通地图集,同时也面向广大公众普及基础制图知识,并提供简明扼要、形式多样的技术信息地图集》中所有地图均经过高度简化处理,以示意图形式呈现,配有简洁精炼的文字说明,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厄瓜多尔共和国地理图集》的简化缩小版本,并经厄瓜多尔地理军事学院厄文化与教育部国家规划总局授权作为大地映像Colección Imágenes de la Tierra地理学研究丛书系列的第三卷正式发行。

主编纳尔逊·戈麦斯·E厄瓜多尔著名地理学家与制图专家,其学术成就深刻塑造二十世纪末至今厄地理学发展与国土认知体系。先后供职于地理工程学院(ESPE)、地理军事研究院(I.G.M.)、地理研究与开发中心(CEDIG)及厄地理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CEPEIGE),其建立的厄瓜多尔行政区划数据库是研究该国领土演变的核心资料,提出的地图作为国民教育工具理念拉美地理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图集构成

地图集主要序图历史地图自然地理地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世界地图六个部分构成几乎以专题图为主,自然地理地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三个部分多采用1:400万、1:750万和1:1500万的厄全国地图作为基本图幅。

序图由西半球世界投影地图投影方式的特点是能够真实地表示方位角和距离,因此常用于绘制极地区域的地图、航空导航图或世界地图)、南美洲图、安第斯地区图安第斯区域政区沿革示意图组成。

历史地图包括基多地区的马拉尼翁河耶稣会传教士塞缪尔·弗里茨1691-1707年间绘制的亚马逊河地区地图基多检审法院区雷克纳1779年绘制,检审法院区Audiencia)是西班牙帝国在美洲的最高行政司法机构之一基多诸省总图胡安·德·贝拉斯科1789年绘制;基多、瓜亚基尔及皇家检审法院区的古地图基多城平面古地十八世纪法国赴秘鲁大地测量使团基多城阿尔塞多圣弗朗西斯科··基多城平面古地豪尔赫·胡安制(基多的全称为San Francisco de Quito”)瓜亚基尔古地图;十八世纪基多检审法院区在沿海、山区及部分东部地区的行政组织十八世纪基多检审法院区在沿海、山区及部分东部地区的人口分布1750基多省及毗邻地区地图简厄瓜多尔国家的构建与发展

自然地理地图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地貌学植被气候降雨降水量矿产厄瓜多尔领海及其参考界线行政划分分省图等。厄瓜多尔在行政上划分为省provincia、市cantón和教区parroquia。每个省设省会,每个市设行政中心。地图集出版时全国分为21个省5个沿海省份、10个高原省份、5个亚马孙地区省份以及1个岛屿省份。

分省图以国家军事地理研究所地形图为底图进行绘制,比例尺统一为1:180万,共七幅,即埃斯梅拉达斯省(Esmeraldas·马纳比省(Manabi)与洛斯里奥斯省(Los Rios瓜亚斯省(Guayas)与埃尔奥罗省(El Oro卡尔奇省(Carchi·因巴布拉省(Imbabura·皮钦查省(Pichincha·科托帕希省(Cotopaxi·通古拉瓦省(Tungurahua·玻利瓦尔省(Bolivar)、钦博拉索省(Chimborazo·卡尼亚尔省(Cañar·阿苏艾省(Azuay·洛哈省(Loja·萨莫拉—钦奇佩省(Zamora Chinchipe)、苏昆比奥斯省(Sucumbios·纳波省(Napo)、帕斯塔萨省(Pastaza·莫罗纳—圣地亚哥省(Morona Santiago)、加拉帕戈斯省(Galapagos)。地形为简化后的等高线分层设色来呈现,600米以下为绿色,600米至2500米浅棕色,2500米至4000米为浅棕色加棕色圆点,4000米以上为棕色,部分5000米以上的山峰则为白色。河流及其名称采用显眼的蓝色。图幅色彩、符号和注记的搭配及运用从整体上看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协调美观。

行政区划标示至市一级,但在地名(居民点)的标注极其稀少,只有省会和市行政中心,显得尤为单调;其次交通线路仅表现公路一种,分布标示了主要公路、二级公路,省略了铁路等其他交通线路。此外,地图四周空白处用文字注明了各省的省会、人口、面积、建省时间以及各市下辖教区的名称,数据来源于厄国家统计与普查局1990年的普查结果。

人口地图有全国人口厄瓜多尔人口金字塔图:1980年与1990年(人口金字塔用于显示年龄和性别结构)人口密度构成与流动性人口密度民族构成与语言分布五幅。

经济地图包括全国城市网络基多城市结构(反映城市功能区、道路网、空间形态的规划框架)瓜亚基尔城市结构交通与通信系统银行网络(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布与服务覆盖范围)港口货物吞吐量石油产业(包括油田分布、输油管道、炼化设施等)国家电力系统(发电站输电网络配电系统的整体架构)各省农业产量各省农业用地占比与利用方式(耕地、牧场等农业空间的结构分析)

世界地图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北极和南极八幅。

边界争端

与我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厄国内的地图都把跟秘鲁有争议的地区划归本国的领土范围内,同时在双方实控线专门注明了1942年《里约议定书》划定界线”和“《里约议定书》无法实施区域”。这片区域大致在马拉尼翁河、纳波河和科迪勒拉山脉之间的亚马孙三角地带面积大约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其国土面积一半

这片区域是1830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包括今天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秘鲁解决双方在亚马逊地区领土争端单方面制定的《莫斯克拉·佩德蒙特议定书》划归厄所有的1941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厄方战败,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斡旋下,两国于年签署了《里约热内卢议定书》。根据该议定书争议地区并入了秘鲁后来厄瓜多尔认为是在军事压力下被迫签署的,因此长期拒绝承认其有效性。此后,两国在实控线附近长期对峙,并发生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军事冲突。

直到19981026,由巴西出面作为担保国,两国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签署《巴西利亚总统法案》,该法案的签署,不仅结束了两国间持续近一个世纪的领土争端,更开启了双边关系全面正常化的新时代根据协议最终确认了争议地区的主权归属秘鲁而厄瓜多尔则获得该区域西部一块平方公里土地以建立一个纪念公园,作为和解的象征。该法案是厄瓜多尔和秘鲁现代外交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它象征着以和平方式永久解决复杂领土争端的一个成功范例

img20250825_14204020.jpgimg20250825_14220066.jpgimg20250825_14271644.jpgimg20250825_14291108.jpgimg20250825_14261366.jpgimg20250825_14300053.jpgimg20250825_14251664.jpgimg20250825_14280450.jpgimg20250825_14325828.jpgimg20250825_14311486.jpgimg20250825_14342507.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