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遗址(大唐遗事录之二)

2023-11-08

七一遗址_副本.jpg

七一遗址(大唐遗事录之二)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的五岳殿(丹霞寺),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由高僧丹霞禅师(法号天然,又称天然禅师)创建。在五岳殿后殿门额上,镌刻“七一遗址”四个大字,两边有“或实或榷皆是教,一瞻一礼总归真”的一幅对联。“七一遗址”的来历,跟唐代的一个著名禅宗公案有关。

唐德宗贞元初年,被誉为“东土维摩”的著名居士庞蕴同天然禅师交好,两人都曾跟随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两位高僧学习禅法,天然禅师因弃官场、选佛场、烧木佛、讥陋僧、得禅宗真谛而闻名教内。两人常常斗机辩禅、阐发佛理。

一日,庞蕴前来拜会天然禅师,两人默然相对。庞蕴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七”字,天然和尚看了后,也不言语,只在“七”字下写了个“一”字作答。庞蕴士顿时省悟,明白天然让他“见一忘七”,两人于是相视而笑。后人便称此地为“七一遗址”,并把此事刻在正殿的花岗石门额上,留传至今。

而提到“七一”,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联想到党的诞辰日,大多数游客到此可能都会不明就里,心想此地怎么会有一个七一遗址”呢?所谓“因七见一,见一忘七”,是说“一”与“七”等同,用来说明“法界缘起”中现象之间的相入关系。而“法界缘起”则是佛教华严宗的重要命题和基本教义。又名无尽缘起和性起缘起。法界是含摄理事的圆满佛界整体,缘起则是从这一整体自然现起的妙用,因此法界缘起的一切法皆非他家所说的生灭无常法,而是由一真法界之真实体性起现的不生不灭的妙法。

这里,“七”的意思是指“七宝”,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是说成就佛道的七种方法。“一”即“一乘”,也就是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途径或教说。这有两个方面的论证:一是就现象的“异体”关系而言,“一”与“七”虽各有“自体”,但就“一”之作为“七”的基数而言,“一”本身含有“七”的因素,这就是说“一全有力”,能使“七”容纳于内。同样,“一”是相对于“七”存在的,属于“七”的因素,所以说“七”中有“一”。二是说就现象之“同体”关系而言,“一”之作为“七”的基数独立存在,“七”则是七个“一”,“一”的本身即含有“七”的“自体”在内,所以说“一”中即具“七”。同样,“一”毕竟与“七”作“一”,存在于“七”之中,所以说:“因七见一,见一忘七”。(见佛旅网:“因七见一,见一忘七”公案,http://www.china84000.com/104129.html

正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一千多年以后,离五岳殿不过一百多公里的韶山冲,诞生了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毛泽东同志。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而言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遵循的基本特点,不外乎三条,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这就跟佛教的中国化异曲同工,跟佛理(中国化的佛理)“一”与“七”的关系何其相似,二者都是自西方而来,但最后都与中国传统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完美地相结合、相融合,并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五岳殿的七一遗址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一东一西,相距一千多公里,跨越一千多年,却也能神奇般地联系起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慨叹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至今,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先进性和开放包融性,必将生生不息、万代永续、亘古不灭。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