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简介
以色列国(英语:The State of Israel 、希伯来语:מְדִינַתיִשְׂרָאֵל、阿拉伯语:دَوْلَةْإِسْرَائِيل)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南角,为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北接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建国,人口738万(2009年),犹太人约占80%,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希伯莱语为国语,与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犹太教为国教,居民中约85%信奉犹太教,13%信奉伊斯兰教。
地理上以全国分为海岸平原、中部丘陵、约旦大裂谷以及内盖夫沙漠四个部分。海岸平原从北部的黎以边界一直延伸至南部的加沙,该地区土壤肥沃而潮湿,是农业和水果栽种的重要地带;中央丘陵高原地带北边是加利利山脉的山丘,向南是由许多小型而肥沃的溪谷地区所组成的撒马里亚山脉;再往南则是荒芜的朱代山丘地区;约旦大裂谷属东非大裂谷北端一部分。在以色列境内由约旦河、加利利海、以及死海所构成;内盖夫沙漠大约1.2万平方公里,属于西奈半岛的延伸,占据了以色列的一半土地面积。
1967年以色列发动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夺取了约旦河西岸地区、戈兰高地、和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与西奈半岛(1982年撤出西奈半岛、2005年9月12日完全撤出加沙地带);不过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归属离解决之日尚遥遥无期,戈兰高地至今仍为以方控制。另外,1980年7月30日以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维夫。对于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一直有争议。
目前,以色列的领土范围,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若计入以色列实际控制的全部领土,包括耶路撒冷东部、戈兰高地和巴勒斯坦政府自治的西岸地区,则是2.8万多平方公里。
立国六十余年,土地贫瘠、资源短缺再加上四周尽皆敌国环绕的以色列,居危图强,奋起于逆境之中,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一跃而为中东最为发达的经济军事强国,举世瞩目、令世人所称道。同时也被视为是西亚、中东经济发展、商业自由、新闻自由和整体人类发展度最高的国家,可谓是小国致胜之真正典范和楷模。
中以两国关系发展良好,1950年1月9日,以色列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1月24日,中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5年11月,以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08年中以双边贸易额超过6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以色列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图集一览
《以色列地图集》(Atlas of Israel),以色列国家测绘局及劳工部1970年再版发行,David H.K.Amiran(希伯来大学地理教授)、Joseph Elster、Mordehai Gilead等主编。图集为英文版,六开超大精装本,包含16大类地图71幅(一页为一幅),选题71个,未标页码,估计150页左右。地图采用单面印制,背面为文字解说及图表;以16个大类的各种专题图为基础,全面而详实地概括了以色列社会、经济、自然、人文及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成就与研究成果,包罗万象,繁简相宜,且编制精美优良、装祯豪华大气,是一部水平甚高、力度甚精的大型综合性国家地图集,在西亚、中东诸国也是不多见的。
16大类地图分别为:地图绘制(含各个时期古地图及现代分幅图13幅)、地貌(含地貌图、土壤图等3幅)、地质(含地质图等4幅)、气候(含温度和湿度图等3幅)、水文(含地下水分布图等2幅)、植物(2幅)、动物(2幅)、土地利用(2幅)、历史(12幅)、人口(3幅)、定居点(4幅)、农业(含农业用地图、灌溉、种植业等6幅)、产业和贸易(含劳动力、产业人口比例、对外贸易等8幅)、通信(2幅)以及服务业(含文教卫、旅游等5幅)。与世界各国编制的国家地图集基本一致,重点以经济和社会文化两个领域为主。鉴于以色列纷繁复杂的历史现状,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以地图体现犹太人在该地区所占据的优势地位和所具有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及弘扬犹太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该图集突出表现了地图绘制和历史地图两个主题。此一方面,充分掌握和利用地图这一利器,亦可在与巴勒斯坦及周边诸国的争议当中抢占先导地位、争取主动。
地图绘制部分有地图13幅,实际上囊括了该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编绘的古地图及近现代地图,依次为米底巴地图(The Medeba map,今约旦米底巴城内的马赛克宗教拼图,其中最具盛名的是位于圣乔治教堂内的彩色马赛克中东地图的拼图)、波伊廷格古地图(Tabula Peutingeriana,4世纪罗马帝国古地图)和本哈德·冯·布赖滕巴赫地图(Brenhard von Breitenbach`s map,1483年德国人布赖滕巴赫编绘的古地图)、其它各类古地图、雅各丹地图(Jacotin`s map,十九世纪法国人雅各丹编绘)、巴勒斯坦探险基金会编制的地图、二十世纪初期英国编制的地图、基础测量图、以色列测绘局基本图(有二幅)和1:250000以色列全国分幅图四幅。全国分幅图以分层设色法表示地形,范围包括以本土及所有占领区(西奈半岛仅覆盖东半部,无国界标示),由北而南共四开四幅,是极具权威性的全以国家标准地形图。
历史地图有12幅,起于古埃及时代止于六日战争,依次为历史总图(圣地于各个时期所属)、史前遗迹和考古发掘、以色列的土地——从创世纪到大卫王、大卫王和所罗门王时期——犹大和以色列、回归锡安山与哈斯摩年(马加比)革命、从亚历山大·雅那流斯到希律王、希律王和阿格里帕一世时期、反抗罗马的起义、罗马——拜占庭时期、阿拉伯帝国和十字军时期、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巴勒斯坦、二十世纪的以色列。用古地图和历史地图来彰显犹太人在这块引以为自豪的“圣地”的长达数千年的生存发展进程,是颇具特色和富有极强感染力的。
行政区划(摘自网络):目前以全国划分为6个区(district/mehoz)、30个分区(sub-district)、31个市、115个地方委员会和49个地区委员会。
区和分区名 | COK | E1997 | 面积(km2) | 首府 | CC1995 |
耶路撒冷区 Yerushalayim | 1 | 701,734 | 652 | 耶路撒冷 Jerusalem | 617,042 |
耶路撒冷分区 Jerusalem | 11 | 701,734 | 652 | ||
北部区 HaZafon [Northern] | 2 | 1,001,849 | 4,478 | 拿撒勒 Nazareth | 51,946 |
阿卡分区 Akko | 21 | 435,321 | 935 | ||
戈兰高地分区 Golan (5) | 22 | 32,530 | 1,154 | ||
加利利海分区 Kinneret | 23 | 86,455 | 533 | ||
耶兹列分区 Yizre'el | 24 | 360,961 | 1,188 | ||
采法特分区 Zefat | 25 | 86,582 | 668 | ||
海法区 Hefa [Haifa] | 3 | 774,914 | 863 | 海法 Haifa | 255,914 |
哈代拉分区 Hadera | 31 | 267,201 | 572 | ||
海法分区 Haifa | 32 | 507,713 | 291 | ||
中央区 HaMerkaz [Central] | 4 | 1,307,830 | 1,276 | 拉姆拉 Ramla | 57,356 |
佩塔提克瓦分区 Petah Tiqwa | 41 | 446,781 | 284 | ||
拉姆拉分区 Ramla | 42 | 190,811 | 339 | ||
雷霍沃特分区 Rehovot | 43 | 375,772 | 304 | ||
沙隆分区 Sharon | 44 | 294,466 | 349 | ||
特拉维夫区 Tel Aviv | 5 | 1,139,980 | 171 | 特拉维夫 Tel Aviv | 348,245 |
特拉维夫分区 Tel Aviv | 51 | 1,139,980 | 171 | ||
南部区 HaDarom [Southern] | 6 | 813,445 | 14,231 | 贝尔谢巴 | 149,404 |
阿什凯隆分区 Ashqelon | 61 | 364,450 | 1,285 | ||
贝尔谢巴分区 Be'er Sheva | 62 | 448,995 | 12,946 | ||
朱迪亚-撒马利亚和加沙地带区 | 7 | 160,188 | 6,241 | ||
朱迪亚-撒马利亚 Judea and Samaria | 71 | 154,439 | 5,878 | ||
加沙地带 Gaza Area | 72 | 5,749 | 363 | ||
以色列 Israel | 5,899,940 | 22,145 | 耶路撒冷 |
(1)分区:虽然很多地方都声称有30个分区,但我们的资料只显示15个。30个分区可能包括阿拉伯区。
(2)人口: 1997-12-31估计。人口普查发生于1995年。
(3)该区通常被认为是西岸的一部分。只有人口计算在以色列中,面积属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
(4)包括东耶路撒冷。
(5)1981.12.14: 戈兰高地被占领土成为一个分区隶属北部区。
根据2000年估计,特拉维夫都市区的人口达2,785,749人(覆盖特拉维夫区和中央区甚至南部区)。海法都市区有942,021人。耶路撒冷都市区有657,543人(耶路撒冷的都市区和市区同)。
(2011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