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沙群岛在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国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径109°33'至117°50'。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中国人在汉代便发现了南沙群岛,此后在东汉杨孚的《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中均有记载。元代,南沙群岛已归中国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元史》还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中的记载也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各岛礁的具体名称。
南沙群岛产生争议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明朗化和复杂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版的有关南沙群岛的地图中,大多只是将南海诸岛作为分图附在广东省的图幅一角,并未像解放后的地图将其作为专幅列出。除了上述民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等单张地图之外,其他各类地图集(册)几乎没有单列出来;不过,在我收藏的民国时期地图册中,有这样一本将南海诸岛作为专幅单列出来的;它就是由苏甲荣编制,日新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华省市地方新图》,1937年9月初版,十六开布面精装本,封面及扉页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题签。全书共分为四十八图,其中第四图就是“中国南海各岛屿图”。此图中在南海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后调整名称为中沙群岛)、斯卡巴洛礁(现黄岩岛)、团沙群岛(后调整名称为南沙)上都清楚注明为“属中国”。苏甲荣先生在编辑例言中写道:“南海中我国之岛屿至多,范围甚广。其中大致可分为四群,既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团沙群岛。东西沙固为国人所习知。至南沙团沙两群岛,则以往坊间图籍多所忽略。本图以南海为我国海疆所在,故特绘专图,列于水系图后。并择要附注西文译名,以资参考,因航海关系,而西人于此等岛屿亦早注意及也。”对于南海诸岛的问题,苏先生是有先见之明的。
自汉代起,中国就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宋代,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等名称。明、清两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19世纪我国国势衰微以后,英、美、德、法、日等列强都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人调查勘测,企图侵占均未能得逞。1933年,南沙群岛被法国殖民当局侵占,并非法划归法属安南巴地省管辖。二战期间,日军于1939年3月侵占南沙群岛。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派员接收了南沙群岛,并立碑纪念和派兵驻守。1947 年又重新命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4个群岛及各岛、礁、沙、滩的名称,再度划归广东省管辖。
这本地图出版之时,南沙群岛正是被法国殖民者所侵占,而日本军国主义者又大举侵华,虎视眈眈。环视海内,敌寇犯境,疆土日蹙。“本图制版全部完成校正之日,又值敌军侵沪,印局日在炮声隆隆下工作,一切为人事环境所限,其成品有非编者所尽惬意。尚幸多方周折,卒底于成,大体仍不减其精美,差堪告慰于读者之期望。”足见苏先生之苦心。正是有了这样的苦心,才能为今日我们在南沙争端上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提供了铁证。
二
目前南沙群岛中,我国大陆有效控制的岛礁共有永暑礁、赤瓜礁、渚碧礁、华阳礁、南薰礁、东门礁、美济礁、五方礁、仁爱礁、信义礁、仙娥礁等11个岛礁。其中永暑礁建有码头,足以停靠4,000吨级军舰;美济礁近来也兴建坚固工事驻扎人员。而台湾当局有效控制并驻军的岛礁仅太平岛一个。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并拥有南沙群岛仅有的天然淡水,这些因素使得此岛成为南沙群岛中最具战略价值的岛屿。台湾当局宣称领有南沙群岛全部岛屿。
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台湾当局认为:南沙和西沙群岛与东沙、中沙群岛一并,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只是30年代法国占领后,才出现主权争端。台湾主要从史料记载和当地的遗迹文物、南中国海本身的定名以及一些岛屿的定名、官方声明拥有主权的先后、部队进驻的时间、管辖时间等方法论证南海诸岛属中国所有。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民政府遂于1946年年底完成了对南海诸岛的接收工作。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南沙群岛的太平岛重建国碑,并派兵驻守,设立海军西沙群岛管理处和南沙群岛管理处,辟为海军基地,并设有气象台和无线电台。194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内政部通过中央社正式公布南海诸岛172个岛礁地名,并将民国24年公布的南沙群岛改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为南沙群岛。同时国民政府将四个群岛划归广东省政府管辖,并命令暂由海军总司令部管辖,由海军所设置的东、西、南沙群岛管理处执行各该岛之军政事宜。1949年6月6日国民政府公布“海南特别行政长官公署组织条例”,第一条规定:“海南特别区包括东沙、中沙、西沙、南沙诸群岛。大小礁、滩、沙洲、暗礁,均改属海南特别区,仍由海军代管”。1947年11月,民国内政部方域司专门委员郑资约所著《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出版,该书详细叙述了南海诸岛的历史和地理概况等。后附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该书是以政府的名义出版发行的,是我国拥有对南沙群岛无可争辩的主权的强有力的佐证和重要的文献。
国民党当局撤退到台湾之后,仍将南海诸岛归属于广东省海南特别行政区的管辖范围之内。由台湾“国防研究院”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编制印行、张其昀主编的《中华民国地图集》,其中第四册中国南部第十五图就是“海南特别行政区图”,比例尺1:4800000,用中英文对照详细标明了南海诸岛各个岛屿的名称和位置;可以看出当时的台湾当局对这一片国土也是极其重视的。主编张其昀在该册的序言中说到:“北自香港,南抵星洲,东起岷埠,西达曼谷,寥阔浩渺之海洋,西文地图统称之为南中国海即中国之南海。南海之名称,向南延伸,直至赤道附近,此乃汉唐盛世以迄明初郑和航海祖先恩泽之所累积,为我中国人民所应永志不忘者”。其言灼灼,用心良苦,吾辈岂能等闲视之!
《中华民国地图集》共分五册一套,八开精装本带护封。分为第一册:台湾省;第二册:中亚大陆边疆(西藏、新疆、蒙古);第三册:中国北部(东北、华北、西北):第四册:中国南部(华中、华南、西南);第五册:中华民国总图。当中行政区划仍旧按照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前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1949年),外蒙古、唐努乌梁海、新疆帕米尔高原未定界西半部分、云南江心坡等依然划入我国的版图之内。编制体例上继承了丁文江等编篡的《中华民国新地图》的编制方法,每一个区域都分为人文图和地文图,不同的是《中华民国新地图》是按经纬度划分,而《中华民国地图集》是按省别进行划分的。
张其昀(1900年—1985年),著名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被誉为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创人、历史地理学的鼻祖。字晓峰,浙江鄞县人。1923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史地系主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创办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学术院。张其昀先生对中华文化眷恋倾恭,除《中华五千年史》外,还先后创办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中华学术院、中国文化学院;出版中华丛书、《华学月刊》,形成了研究中国文化之中心。他自喻一生治学,不外五事,一曰国魂,以谋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二曰国史,探索中华文化之渊源;三曰国土,研究中国在世界之地位;四曰国力,衡断经济建设对国计民生之关系;五曰国防,以唤起爱国思想与民族正义,培养新生力量。
这部《中华民国地图集》也算是张其昀先生的精心之作,虽然是站在国民党当局的立场上,但他对祖国、对大陆的热爱之情是不容置疑的。从这套编制精美、翻阅起来令人赏心悦目的地图集就可以得知!
三
南沙群岛,西方通常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它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并由中国政府最早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 19世纪中国国势衰微以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舰调查勘测,企图侵占;但未能得逞。1933年,南沙群岛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并非法划归巴地省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于1939年3月侵占南沙群岛,并改名“新南群岛”,隶属高雄州。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派员接收了南沙群岛,并立碑纪念和派兵驻守。1947年又重新命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4个群岛及各岛、礁、沙、滩的名称,并再度划归广东省管辖。
从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迄今,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这些国家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其中越、菲、马3国还对岛礁进行军事占领,只霸占海域的有印度尼西亚。加上中国和台湾,目前6国7方在南沙群岛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到1991年底,除我军控制的6个礁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其他44个岛瞧分别被越、菲、马侵占。1988年中越“3·14”海战以后,中国收回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个岛礁,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领有的空白点。此次海战也引起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忧虑;西方国家则指责中国扩张,威胁邻国安全,并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
按照现行国际法要求,领土主权的取得需要持续,有效的占领。南海复杂的地质地貌状况,南沙岛屿随海潮时现时没,使之任何一个声称拥有主权的国家,难以对其维持持续,有效的占领;因而也极易给其他国家挑战南海海权提供可能。越南是在1975年4月26日从南越手中接管了所占的6个岛屿,菲律宾,马来西亚分别是在1970年9月和1983年8月起侵占我南沙领土的,按照50年的期限,在2020年9月前,如果我国再不收复这些岛屿,将意味着主动放弃对它们的主权。世界各国,包括一些有争议的国家,在七八十年代之前出版的地图上,大多都清楚标明了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所有,但在这之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已变为注明有争议,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标,只写有“Spratly Islands”的字样,有的甚至标上占领国的国名。
英国泰晤士公司1974年出版的《泰晤士中国地图集》(The Times Atlas of China),当中第115页上的中国南海诸岛图,用专幅详细标明了南海诸岛各岛屿的名称和位置。此图虽然并未象中国出版的地图那样划上南海九段线,但是非常清楚地标明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三国之间的界限。而对于中国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意即中国之南海),所有岛礁名和礁群名称,还有各个群岛名称,皆同时注明英文和拼音(韦氏拼音)名称,表明了当时地图出版界对于南海诸岛属于中国之认识。
目前,在南沙群岛中除了大陆和台湾控制着的岛礁外,其他岛礁基本上已被周边国家瓜分殆尽,而且大肆开采。尽管中国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一些国家有意把岛屿和海域争端国际化,试图造成既成事实,从而在主权问题上进一步设置障碍。
南沙群岛何日回?钓鱼诸岛几时归?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拥有一寸礁盘主权,国家就可以获得3个新加坡大的领海区,4个浙江省大的海上专属经济区。人称南沙“守礁王”的海军某部部队长龚允冲这样评价守礁的价值:“守住南沙每一寸礁盘,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未来!”
(写作时间:2007年7月8日,2019年5月18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