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级地图集册赏析之《高虹镇地名图册》

2025-07-03

img20250623_16334110.jpg

乡镇级地图集册赏析之《高虹镇地名图册》

乡镇一级的地图集册在国内是非常少见的,因所涉及的比例尺较大,各类地理要素表现更为精细和具体,故而很少能专门进行编制出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地理研究所、开封师范学院地理系联合编制了《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人民公社地图集》,这可以说是解放后我国乡镇级地图集册的滥觞,到上世纪末为止或许是罕有的一例,遗憾的是只面世了第一集(专题图),尚未出齐。

近些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浙江省部分地方政府、勘测机构陆续推出了一些乡镇级的地图集册,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乡镇级地图集册的编制出版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极具借鉴、参考价值。乡镇级地图集册在精准服务基层治理,尤其是助力乡村振兴上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是可以提供乡镇行政区划、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等核心地理数据,支撑乡村规划、产业布局、灾害防控等决策。二是促进民生便利,提供精准管理整合学校、卫生院、公交站点、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位置,适合基层推广使用方便不同群体查阅。三是强化文化传承、保护与乡土教育记录传统村落、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还可以作为乡土教材,增强地域认同感。

2023年,由杭州市临安区民政局、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人民政府、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湖南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高虹镇地名图册》以下简称《图册》),笔者认为可称得上是为数稀少的乡镇级地图集册中的一部优秀之作。《图册》的编纂出版旨在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推广标准地名使用,地图语言呈现高虹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产业经济等各方面的地名资讯,通过地名反映高虹镇从一座千年古城到如今现代化省级中心镇的发展成就。

高虹镇地处临安主城区以北,中苕溪上游,东邻青山湖街道,南接锦北街道,西连太湖源镇,北与湖州市安吉县、余杭区接壤。距杭州主城区约30千米,距临安主城区约9千米。辖区总面积111.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432022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置临水县,治所高陆今高乐,一说在虹桥。西晋太康元年280临安县。南宋咸淳年间分属临安县高陆乡、永宁乡,明代统称高陆乡。清乾隆为高陆一图、高陆二图和庆云三图、灵凤一图的一部分。1935年实行乡镇制,属高乐、龙门、福胜和灵凤乡的一部分。1941年分属古城、龙门、灵山乡。1945年起统称古城乡至解放初。1950高虹、长溪、石门乡,属横畈区。1956年三乡合并为长乐乡。1958年长乐乡、横畈乡合并建立横畈人民公社。1961分高虹、龙门公社。1984年改称高虹乡、石门乡。1996高虹撤乡建镇。2001年石门乡并入高虹镇。辖活山、高乐、虹桥、高桥、长溪、石门、大山、龙上、崇阳9个行政村

《图册》十六开本,由地名文化标准地名两个篇章组成。地名文化以概况开篇,继分区域位置、高虹影像、政区地名、山水地名、景观地名、交通地名、文化地名、产业地名等不同图幅,基本采用1:6.9万镇域全图为基准(高虹影像与2022年行政区划为1:5.4万),图、文、照片相结合进行全域的综合阐述。例如政区地名罗列了1579年(明万历七年)、1947年、1981年、2002年以及2022年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反映镇域的区划变迁以及地名来历;山水地名侧重介绍境内重要的山峰和水系,列举了主要山峰溪流名称,并简述其来历景观地名标绘高虹主要的旅游资源分布概况重点突出近年大力打造的龙门秘境景区;交通地名详细标识镇域范围内的县、乡道的主要信息,展现高虹交通优势;文化地名呈现千年古镇保留至今各类历史文化遗存,体现了地名作为载体承载着的文脉和历史记忆;产业地名集中体现高虹在绿色照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布局和定位

标准地名篇以大比例尺地图展现九个行政村的村情村貌依次为高乐1:2.2、虹桥1:2.0、高桥1:1.5、长溪1:2.6、活山1:1.8、崇阳1:0.75、石门1:2.3、龙上1:2.8、大山1:2.3,各村分别有全村地图、卫星影像以及村中心区图三幅另有镇中心图一幅列于开篇),地图的基础资料来自临安基础空间框架数据库,参考历年航空和卫星影像、相关规划资料等。全村地图表现村域全貌,标出了等高线和山峰,并运用较为简单的由浅而深的绿色分层来表现地形的高低起伏,整体色彩明快、清新自然。在村域全图和中心区图注记符号的标注集中于交通和民生方面,如道路有省道、主干道、次干道、县道、乡道、其他公路、支线、村道、机耕路(小路)、绿道等;民生机构及设施有汽车站、市场、商场、酒店、学校、医院、银行、药店、餐馆、单位、景点、体育场、居民地、外围居民地、植被等,负载量不算太大。在村中心区图中,详细标识交通路网、住宅小区、公共设施等资讯以及门牌、楼幢等地址信息

文字描述上,全村地图统一按照所获荣誉、区域位置、地名来历、历史沿革、行政设置、区域特色六项对该村村情作了简略介绍。同时,在文字说明板块的所获荣誉旁,附加了该村所在镇域位置的检视图,方便读者识别和判定具体方位。

影像图的作用也不好说是画蛇添足,若作为基层治理的实用工具而论影像地图倒是能直接呈现地表实况,减少符号化带来的信息损失,快速理解地形、建筑、植被等要素。现在类似以普通(平面)地图和影像地图掺杂、对照的编纂模式相当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优缺点互补,这也不妨是一种新颖而有益的尝试,比那种纯影像地图或影像地图占比过重的地图集册要好得多了。就像这本《图册》,在中心区图幅,将普通地图和影像地图放在一起对比、查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IMG_0010.JPGIMG_0009.JPGIMG_0011.JPGIMG_0013.JPGIMG_0015.JPGIMG_0012.JPGIMG_0014.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