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久已消逝的记忆——重庆回乡之旅

2019-06-26

寻访久已消逝的记忆

——重庆回乡之旅

一·外婆家

    记忆的流逝就像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着那不断从视线当中飞速远去的铁轨。特别是儿时在老家重庆度过的日子,若你问何以感觉记忆如同远去的铁轨,那就是外婆带着幼小的我往返于重庆到都匀,都匀到重庆的列车上,我常常喜欢跑到最后一节车厢,久久地凝望那不断从视线当中飞速远去的铁轨……

    从小是外婆把我带大的,外婆家在嘉陵江边的千厮门豆腐石街,重庆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这条街了;如今,旧貌已经荡然无存,这里变成了滨江大道——嘉滨路。外婆家的吊脚楼永远地成为了历史,儿时残存的记忆至今依然跳跃在脑海间的已是星星点点。

    外婆家就是那紧挨着江边一溜儿排开的平房,外婆坐在家里,和两个做针线活的苗族妇女(应该是吧)在说着什么,我牵着一排纸船儿在屋外的街边玩耍,忽地我脚下一滑,跌了一跤,屁股墩儿重重地坐在了马路上,我哭了起来,只见外婆从屋里伸出头,又急匆匆地跑了出来……

    还有那身患癌症而英年早逝的二舅,他是在家中落气的,那天大人们把我叫出了屋外,我远远地站着朝屋里张望,外婆伏在二舅身上痛哭……大人们忙忙碌碌地进进出出……二舅的遗体被人们从屋里抬了出来,向街外而去……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我站在嘉陵江边,洪崖洞旁,这些残存的记忆便倏地闪过眼前,在太阳的余晖下仿佛又看到了外公外婆的影子。

    而今,洪崖洞成了重庆市解放碑核心商圈内集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休闲购物娱乐新天地、好去处,也是外来游客到重庆必去的一处名胜景点。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整体分为纸盐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风情街、盛宴美食街及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四条大街。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以高达75米的落差,11层的商业街区让游人倘佯于此即得观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玩不夜风情,可谓独一无二,独步天下矣!

    明初戴鼎筑重庆城,建有十七门,九开八闭,洪崖门是闭门(其实就是假门,不能进出,纯粹做为军事防御之用)。洪崖门下靠右的悬崖下有个洞,就是洪崖洞。洪崖洞上有一条小溪自悬崖上跌下,形成瀑布,乃是老重庆著名的“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崖滴翠”。近代以来,由于城市人口暴增,树木砍伐殆尽,小溪变成了臭水沟,“洪崖滴翠”变成了“洪崖滴污”。 住在洪崖洞两侧的悬崖那一排排吊脚楼里的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都要经过这个倾泻下来的污水瀑布后的水帘洞而进入城内,直到这里彻底改造的那一天。

    现在,洪崖洞修起了亭台楼阁,经过处理的城市生活用水已让人感觉不到什么异样,一切都恢复了生气与活力,“洪崖滴翠”旧貌换新颜重回人间。走进水帘洞里,幺娘告诉我,她曾经天天都要经过这里,到上边的嘉陵索道去上班。外公外婆他们同样要天天经过这里,我也被他们或牵着或背着走过这里……,洪崖洞是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庆城市精神的象征。

9000.jpg

1959年版《重庆游览图》中的千厮门豆腐石街9001.jpg9003.jpg9004.jpg9005.jpg9006.jpg9007.jpg

左起:向叔叔、幺娘、我、妻、幺舅妈、幺舅

9008.jpg

右前方大巴车停靠点就是原来外婆家的吊脚楼所在处9009.jpg

夜游两江·过洪崖洞

二·大都会

     长春图友刘彬说:“重庆给我留下的现代化印象似乎并不亚于国际大都会上海。”此话不假,感同身受。走在解放碑那干净整洁的大街上,曾经傲然挺立、唯我独尊的解放碑在众多高楼大厦的环伺下,竟然成了一个矮锉锉;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一切,繁华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这是一个多么幸福、和谐而又让人艳羡不已的都市啊!

     来到重庆的第二天。和妻从表弟家所在的渝北区花卉园出来,就急切地想感受一下重庆的轻轨。重庆轻轨于2004116日首次开通。截止20135月,运营线路已有条,即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国博线,运营里程突破140公里,日最高客运量突破百万乘次,运营里程数居中国中西部城市首位。重庆的轻轨既穿行于地下,又飞奔于地面,感觉在地面的时候较多,在地面行驶时多建在高架桥上,立于城市街道的中心分隔带之上。

     我们从花卉园乘坐6号线到红旗河沟,又换乘3号线到牛角沱,再换乘2号线到达临江门,除开换乘步行的时间,十来分钟就达目的地,相当便捷和舒适。特别是穿行在城市山水间,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还有桥,大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整个重庆城区就只有嘉陵江上一座桥(1966年建成通车的牛角沱嘉陵江大桥),长江上一座桥(1980年建成通车的石板坡长江大桥)。而今,两江多桥飞架,形态万千,四通八达。嘉陵江上耸立起了黄花园大桥、渝澳大桥、嘉华大桥、石门大桥、高家花园大桥,在建和规划的有千厮门大桥、红岩村大桥、双碑大桥、大竹林大桥等;长江上层叠而来的大佛寺长江大桥、朝天门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马桑溪长江大桥、鱼洞长江大桥,在建和规划的有寸滩大桥、东水门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等。现在,重庆主城区的巨型桥梁数量与密度已远高于其他城市,使得重庆又多了一个“桥都”的美誉。

    重庆的交通高度发达,内河港航、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过江公共索道、公共交通电梯、高速公路一应俱全,花样繁多,出行甚是方便。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重庆是国内唯一一个有公交索道系统的城市。613日上午,我们在幺舅幺娘等的陪同下,体验了一把坐索道的新鲜感。长江索道(公交索道1号线)全长1598米,是国内索道单跨最大的大型索道缆车线。从1983年运营至今,已运送旅客超过3亿人次,创世界索道运送人次记录之最。

    乘坐在索道上,山城两岸尽收眼底,既能远眺重山叠嶂,又可近观两江汇合之壮观,于层层楼群间穿梭,于滚滚江水上横渡,犹如行云踏浪,在惊喜刺激中细细体味城市的秀丽与繁华。看着南滨路上那金灿灿的双子塔楼——喜来登酒店,还有四周建好的、正在修建的摩天高楼,无一不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现代化的时尚都市美。

    而幺娘曾经工作过的嘉陵江索道(公交索道2号线),因与建设中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桥位位置重叠,已于2011228日停止运营。

    数千年来得到长江、嘉陵江恩泽和哺育的重庆注定是一个福地,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注定将是世世代代福气而又安康的。

9011.jpg9010.jpg9012.jpg

被高楼环抱的解放碑

9013.jpg9014.jpg9015.jpg

南滨路上的双子塔楼9016.jpg

已停止运营的嘉陵索道

三·从重大到磁器口

    端午节这天,我们驱车来到了久负盛名的重庆大学,在大舅家过节。大舅的小儿子,我的表弟在学校执教,退休后的大舅和大舅妈在校内租住了一套住房。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专业覆盖文、理、工、经、管、法、教育、农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校园占地面积近5500(366万余平方米),有ABC虎溪四个校区。重庆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位居十大国立大学之列,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吴冠中、潘大逵、艾芜、吴宓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之美誉。

    大舅家在重大A区,算是从未见过面的大舅(儿时的记忆全无)与外公有好几分神似,让我平添了不少亲切感。乍一见面,大舅见我胖乎乎的身子颇为担心,一直跟我大谈了不少的养身之道。在校园内的一处健身场地,年轻时曾是体育健将的大舅给我示范起了单双杠,七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可以翻腾自如,面不改色,让我这年轻小辈真是大感自愧弗如啊。

    重大的校园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浓浓的学术气息,那紧靠思群广场的校园风景湖——“民主湖”,就是重大最具有人文气息的地方。解放前夕,为预防国民党当局断水,重大师生自发的组织起来在此修建人工湖,取名“民主湖”。 湖边遍植桃树、柳树,点缀湖面增色不少,草地上错落放置重大一些名人、校友的塑像。湖中央有一四方湖心亭,可供休息与游人驻足观览。亭边荷塘柳荫,相映成趣,湖光潋滟,别有一番风味。

     松林坡麓的原中央大学大礼堂,也叫“七七抗战大礼堂”。抗战爆发,国立中央大学西迁入渝,“借住”重庆大学。1938年,中央大学校长顾孟余主持修建了大礼堂。周恩来、冯玉祥、郭沫若、马寅初、老舍、张治中、陈立夫、孙科、白崇禧、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英国前首相艾德礼等许多历史名人都先后来此演讲及参观访问。特别是周恩来作了题为《第二期抗战形势》的演讲,详细阐述了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论点。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抗战热情和必胜信心。大礼堂是重庆丰厚抗战历史文化最有力见证之一,也是抗战时期迁渝办学的一座文化丰碑。

    下午在幺舅、幺娘等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著名的磁器口古镇,古镇始建于宋代,面积1.5平方千米,东濒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距主城区千米,是历经千年变迁而保存至今的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而繁盛一时,诗曰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人称“小重庆”,是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

    北宋年间,此地名叫白崖场;后来相传明建文帝朱允炆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白崖场因此也被改称为龙隐镇。龙隐镇以制瓷业为主要产业,所产瓷器产量高,质地好,远销蜀外。瓷器行最多时达70多家,渐渐地,龙隐镇又被叫成了更为贴切、顺口的瓷器口,因为“瓷”与“磁”相通,瓷器口变身为磁器口。

    现在古镇除开发了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民间民俗项目以及庙会外,还集聚了众多名优特色商品、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等,古色古香而又极具地方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巴渝老街,观此即得全貌。千年古镇,畅游不虚此行。

    1998年磁器口古镇被国务院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2010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9017.jpg

与幺舅(左)、大舅在民主湖畔9018.jpg

七七抗战纪念大礼堂9019.jpg

校训墙9020.jpg

柳荫荷塘9021.jpg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9022.jpg

左起:大舅、幺舅、幺舅妈、我、妻、大舅妈、幺娘9023.jpg

磁器口古镇9024.jpg


四·寻图访友

    此行回渝,主要是携妻回乡看望亲戚,短短几天时间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13日这天,我俩得以“自由活动”一天,独自漫游渝中,我也可以趁机“寻图访友”了。

    在都匀一中读高中时的同学秦渝毕业后就返回了重庆,居住在重庆大礼堂旁的静月小区。并在小区旁开了一间五金商店。头一天,我们在他的联系下从渝北换到大礼堂旁的一家小旅社住下。一大早,我们沿着人民路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峡古玩城,转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失望离去。又顺道参观了大礼堂和三峡博物馆。三峡博物馆前身为西南博物院,1955年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正式成立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博物馆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3万平方米。博物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蜀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历代陶瓷器、书画、古琴等为特色的藏品系列,现有馆藏文物18万件,常设展厅10个。三峡博物馆现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以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和妻参观了比较感兴趣的壮丽三峡展厅、抗战岁月厅、历代钱币厅、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厅、李初犁捐献文物厅和红龙——威尔士的象征展厅(临时展厅)等,这也是此行最值得一去和最有意义的地方之一。三峡博物馆可称之为收藏重庆城市的历史文化,展示重庆城市精神与梦想的科学圣殿。

     临近上清寺,走到上清寺人民路225号,我找到了百年老字号“留真照相馆”,留真照相馆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极富盛名。蒋介石、宋美龄、郭沫若等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曾在此拍照。这座照相馆凝聚了几代重庆人的集体记忆。老一代重庆人家中,几乎总少不了藏有一些留真照相馆的照片。而我手中唯一一张和外公外婆的合影,就是我二岁时在这里拍的。

    继续前行,我们拐进中山四路,先后参观游览了桂园(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地)、戴公馆(戴笠公馆,现为巴渝文化会馆)、周公馆。戴公馆的对面,就是我久已向往的重庆地理地图书店。

    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创办于201012月,位于中山四路70号(市委小礼堂旁),是西南地区首家以地理主题为其特色的书店。店内分为“经营区”与“交流区”两大部分。推门入内,仅交流区有一人在上网。收银台有一名戴眼镜的瘦高年轻人正忙碌着。我上前做了自我介绍,年轻人站了起来,热情招呼,原来他就是有所耳闻的周玉清。

    我们聊了一下,并在店内和店门口合影留念,同时购得2012年版的《重庆市地图册》及《走遍重庆城乡地图集》。《走遍重庆城乡地图集》可谓此行之最大收获。因时间所限,我并未做太久停留,便与小周匆匆告别。

    离开书店已近午后二时,我俩乘坐轻轨赶到南坪,又换乘公交往洋人街而去。洋人街上无洋人,其实就是一个大游乐场,加之烈日当空,汗流浃背,后悔不迭。早知道就去别的地方了。入夜,秦渝安排在他家附近的一家小馆子,请我们吃青蛙麻辣火锅。我顺便也把重庆图友苟军邀请了过来。见到久别的老同学和初次谋面的图友,席间我喜不自禁,独自喝掉了差不多一瓶白酒,结果大醉酩酊,醉得个一塌糊涂。连苟兄赠图与我时,也已是晕头转向,强撑道谢了。苟军从杨家坪赶过来与我相会,本想和他促膝长谈,怎奈何自己烂醉如泥,只得匆匆分手,殊为遗憾。

    回到旅社,我连夜狂吐不已,妻是又好气又好笑,说我“吐声震天,几惊四邻”。9025.jpg

三峡博物馆展厅平面分布图9026.jpg

重庆大礼堂9027.jpg

留真照相馆

Scan Image_463.jpg

两岁时和外公外婆留影

9028.jpg

与周玉清先生在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合影9029.jpg

与图友苟军先生9030.jpg

与高中同学秦渝

五·行走黔渝间

    此行自驾游走黔渝两地,自都匀西站入厦蓉高速贵都段,行程七个多小时到达重庆兰海高速大渡口立交,颇为轻松顺利,毫无疲倦之感,可能也有心情舒畅的缘故吧。14日告别亲友们回匀时,我们于遵义北下高速,在遵义留宿一夜,次日参观了红军街、遵义会议会址等,取道205省道(遵义~马场坪)经瓮安返回都匀。

    重庆,我的故乡,让我满载亲情的温馨和朋友的热情归去,让我实现了多年重回老家的心愿,短短几日,终身难忘。下次再会了!重庆……

(2013年7月5日)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