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地图鉴赏(四十二)——袖珍本《上海交通图》解析
上海的近代公共交通事业,主要分为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等,最早出现的是公共租界工部局开办的公共有轨电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英商上海电气建设有限公司电车部所属,简称英电)铺设静安寺至外滩上海总会的线路(全长6.04公里)正式通车运营。英电开业第一年陆续开辟线路八条,至抗战前夕调整并增加到十条。上海沦陷后被日军接管。1908年7月,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简称法电)也紧随英电在法租界内运营十六铺经善钟路至徐家汇的线路(全长8.5公里)。法电前后开设有2、10、6、8、5、3、1、4、7路九条线路,总长39公里,其中8、5、1、4路四条线路与英电实行通车不通票的联营。中国人经营的有轨电车由上海华商电车有限公司于民国元年(1912年)在华界南市地区开通小东门至高昌庙(全长长4.97公里)的线路。至民国七年共开设四条线路,总长23公里,抗战爆发后停业。
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为英电在民国三年(1914年)首辟南起郑家木桥,北至老闸桥南堍(今福建中路北京东路)的14路线路(全长1.10公里);法电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法租界内始建,英电14、15、16、17、18、19路六条线路与法电相连接并实现联营。
而沪上第一家公共汽车客运业由华商公利汽车公司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首创。民国十三年(1924年)英商中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辟从静安寺至外白渡桥的9路汽车线路。后又辟10、5、2、6路共五条线路(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二条);法电则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增办法租界公共汽车的营运业务。辟21路、22路线两条。
次年,华商公共汽车公司开辟由北火车站至江湾的1路甲线公共汽车线路(全长10.20公里)。其后又开辟1路乙线(全长6.60公里)和2路(北四川路至新闸路桥)、3路(北站至真如无线电台)、4路(北站至市政府)、5路(北站至市府宿舍)、6路(杨树浦黎平路至闸北水电厂)。抗战爆发前停业。民国23年(1934年),上海市公用局公共汽车管理处首辟老西门至龙华镇的1路线路。其后又增加2路穿城圆路、3路环城圆路和4路圆线。抗战爆发后各线停驶。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中华书局推出了一册专门的袖珍本交通地图册——《上海交通图》,著名地图学家葛烺(葛石卿)编制,六十四开布面精装。内有上海交通总图、有轨电车路线图(一)、有轨电车路线图(二)、无轨电车路线图、公共汽车路线图、上海市中心区六幅折叠地图,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三十年代中期大上海沦陷之前公共租界、法租界及华界的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三类公共交通的运营分布状况。
六幅地图展开尺寸大小不一,单面彩印,与同时期出版的多数以分区、分幅形式编制的上海地图册不同的是,《上海交通图》以首页“上海交通总图”为基准,分四幅重点标绘了租界及邻近闸北、南市等华界地区的三类公交运营路线,而“上海市中心区”则是位于江湾一带的新市区,是唯一与其他各图不同的一幅。
对公交路线的标绘,“上海交通总图”采用红色实线表示有轨电车(站点为红色大圆圈),红色长虚线表示无轨电车(站点为红色小圆圈),红色短虚线表示公共汽车;“有轨电车路线图(一)”采用红色实线加黑色短虚线或细实线表示公共租界有轨电车,蓝色实线加黑色断续线表示法租界有轨电车1、2路,蓝色实线加黑色细实线线表示法租界有轨电车3路,蓝色实线加黑色点状线表示法租界有轨电车5路,红色实线加黑色粗圆点线表示华界有轨电车;“有轨电车路线图(二)”采用红色实线加黑色短虚线或细实线表示公共租界有轨电车,蓝色实线加黑色点状线表示法租界有轨电车,红色实线加黑色粗圆点线表示华界有轨电车1路,红色实线加黑色点状线表示华界有轨电车2、4路;“无轨电车路线图”采用红色实线加黑色短虚线或细实线表示公共租界无轨电车14至19路,红色实线加黑色粗圆点线表示公共租界无轨电车20路,黑色长短相间断续线表示法租界无轨电车17路,黑色细实线加点状线表示法租界无轨电车18路;“公共汽车路线图”均采用红色实线表示;“上海市中心区”仅有闸北公共汽车运营,亦采用红色实线表示。上述除“上海交通总图”外,各站点标记红色圆圈,起止站点则为红色双圆圈,同时以阿拉伯数字注明线路号数(法租界为蓝色)。
各条线路均在图内附价目表,详注各站点名称及各站点间的乘车价格,价格以汉字数字标记,如是双层的话,上层用阿拉伯数字,下层用汉字数字。乘车价格均以铜元计价,以公共汽车为例,公共租界公汽二路二洋泾桥至南京路标价为“九”,即需铜元九枚;二洋泾桥至苏州路桥标价为“十三”,即需铜元十三枚;这一时期国内铜元发行、制造的混乱局面达到顶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到民国23年(1934年),上海用300枚铜元以上才能兑换银元一元,超出法定价的二倍。按照国币条例所定十文铜元相当于一分,那么当时上海流通的铜元估计就是南京国民政府铸造的党徽一分铜元。一枚铜元的购买力也就相当于现在的0.2~0.3元人民币左右,九枚铜元差不多1.8 ~2.7元人民币左右了。二洋泾桥(今四川中路、延安东路交叉路口)至南京路(今四川中路、南京东路交叉路口)大约一公里左右,现在乘坐公交也不过两元人民币,与八十多年前基本持平。
此外,图中采用不同符号标注了官署、局所、领事署、巡捕房、学校、纪念塔、教堂、寺院、村镇、电报局、无线电台、邮局、旅馆、医院、戏场、菜市、公园、桥梁、码头、渡口、坟墓、水塔等二十余种,便于读者参阅查找。
后附地名索引26页,按汉字笔画顺序收录街巷地名约1300条。其着重依照“上海交通总图”内查阅,由左至右按“1、2、3、4…”排列,自上而下按“甲、乙、丙、丁…”排列,即可查到某某地名所在位置。
上海沦陷后,具有日军军方背景的华中都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中都市公司)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成立,强取豪夺,几乎垄断了除法租界以外的全上海公共交通营运开办权,而华商经营的线路也纷纷被迫关门停业。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引入无轨电车的城市。在外滩上,那电车在行进间发出的“铛、铛、铛”的铃声,成为老上海特有的记忆,也承载和见证了老上海的城市发展和一幕幕的悲欢离合,让人难以忘怀。这本《上海交通图》也成了那个年代以地图为载体记录上海公共交通发展史的最佳历史实物资料。
《上海交通图》内各条线路详述如下:
有轨电车路线图(一)
包括公共租界有轨电车线路六条,即:
二路,静安寺至十六铺,经由静安寺、赫德路(今常德路)、戈登路(今江宁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斜桥总会(即旅沪英国侨民总会,今广电大厦)、马霍路(今黄陂北路)、西藏路(今西藏中路)、浙江路(今浙江中路)、抛球场(今南京东路河南中路口)、大马路(今南京东路)外滩、外洋泾桥(今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处)、新开河(今人民路、新开河路、新永安路及中山东二路沿黄浦江一带),终点至外滩十六铺码头。
三路,麦根路至东新桥,经由麦根路(今石门二路北段)、新闸桥、派克路(今黄河路)、北泥城桥(今北京东路与西藏中路交叉路口附近)、芝罘路、英大马路(今南京东路)、正丰街(今广东路一段),终点至东新桥(今浙江中路、延安东路交会处一带)。
四路,提篮桥至善钟路底海格路,经由提篮桥、公平路、兆丰路(今高阳路)、华记路(今永定路)、庄源大弄(今旅顺路)、蓬路(今塘沽路)、外白渡桥、大马路外滩、外洋泾桥、大自鸣钟(今长寿路、西康路交叉路口中央)、西新桥街、嵩山路、华龙路(今雁荡路)、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杜美路(今东湖路)、善钟路(今常熟路),终点至善钟路底海格路(今华山路)。
七路,京沪车站至提篮桥,经由京沪车站(今上海火车站)、海宁路、老垃圾桥(今浙江路桥)、芝罘路、浙江路大马路转角、抛球场、大马路外滩、外白渡桥、蓬路、庄源大弄、华记路、兆丰路、公平路,终点至提篮桥。
十一路,外洋泾桥至虹口公园,经由外洋泾桥、大马路外滩、外白渡桥、天潼路、蓬路、老靶子路(今武进路)、厚德里(位于巨鹿路163弄)、横滨桥、阿瑞里(位于四川北路1856弄),终点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
十二路,静安寺至提篮桥,经由静安寺、赫德路、戈登路、卡德路、斜桥总会、马霍路、西藏路、浙江路、抛球场、大马路外滩、外白渡桥、蓬路、庄源大弄、华记路、兆丰路、公平路,终点至提篮桥。
法租界有轨电车线路四条,即:
一、二路,十六铺至徐家汇,经由十六铺、新开河、法大马路口(今金陵东路)、大自鸣钟、八里桥街(今云南南路)、嵩山路、华龙路、金神父路、杜美路、善钟路(今常熟路)、高恩路(今高安路)、福开森路(今武康路)、贝当路(今衡山路),终点至徐家汇。
四路,提篮桥至海格路,经由提篮桥、公平路、兆丰路、华记路、庄源大弄、蓬路、礼查饭店(位于虹口区黄浦路15号,今浦江饭店)、英大马路口、洋泾浜、大自鸣钟、八里桥街、嵩山路、华龙路、金神父路、杜美路、善钟路,终点至海格路。
五路,京沪车站至卢家湾,经由京沪车站、海宁路、老垃圾桥、芝罘路、英大马路、正丰街、东新桥、八里桥街、西门、白云观(位于大境路259号)、斜桥(今南京西路、吴江路一带)、贝勒路(今黄陂南路),终点至卢家湾。
华商有轨电车线路一条,即:
三路,环城圆路,经由小东门(今中华路、人民路与东门路交叉口)、新开河、老北门(今人民路与河南南路路交叉口一带)、新桥街、老西门(今复兴东路与中华路西交叉口处)、尚文门(即小西门,今尚文路与中华路交叉口)、小南门(今黄家路与中华路交叉口)、大东门(今复兴东路与中华路东交叉口处),终点又返回至小东门。
有轨电车路线图(二)
包括公共租界有轨电车线路四条,即:
一路,静安寺路至靶子场,经由静安寺(今南京西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赫德路转角、戈登路、斜桥总会、马霍路、西藏路、浙江路、抛球场、大马路外滩、外白渡桥、四川路桥、蓬路、老靶子路、厚德里、横滨桥(今四川北路、海伦西路交叉路口南侧)、阿瑞里,终点至靶子场。
五路,北火车站至西门,经由北火车站、海宁路、老垃圾桥、芝罘路、英大马路、正丰街、东新桥、八里桥街,终点至西门。
六路,外圆路,经由北火车站、海宁路、老垃圾桥、芝罘路、英大马路、正丰街、棋盘街(图中位于今河南中路与广东路交叉口处)、五马路(今广东路)外滩、英大马路外滩、外白渡桥、虹口菜市、沈家湾(今闵行区李巷路)、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再由北火车站、海宁路、老垃圾桥、芝罘路、英大马路、正丰街、棋盘街、五马路外滩、英大马路外滩,止于外白渡桥。
八路,杨树浦至十六铺,经由杨树浦平阳路、宁武路、三泰纱厂(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前身)、洋布局、杨树浦桥、绞花局、怡和纱厂(上海第五毛纺厂前身)、黄浦码头、提篮桥、公平路、兆丰路、华记路、庄源大弄、蓬路、外白渡桥、英大马路外滩、外洋泾桥、新开河,终点至十六铺。
法租界有轨电车线路三条,即:
三路,民国路(今人民路),经由小东门、新开河、老北门、东新桥街(今浙江南路),终点至西门。
六路,十六铺至卢家湾,经由十六铺、新开河、法大马路口、大自鸣钟、八里桥街或同仁辅元堂、西门、白云观、斜桥、贝勒路,终点至卢家湾。
十路,十六铺至卢家湾,经由十六铺、新开河、法大马路口、大自鸣钟、八里桥街、嵩山路、吕班路(今重庆南路)、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终点至卢家湾。
华商有轨电车线路三条,即:
一路,高昌庙至小东门,经由高昌庙(今高雄路)、南车站、沪军营、薛家浜、董家渡、关桥,终点至小东门。
二路,外圆路,经由南阳桥、老西门、尚文门、地方法院、沪军营、薛家浜、董家渡、关桥、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尚文门、老西门,最后回到南阳桥。
四路,南阳桥至高昌庙,经由南阳桥、老西门、尚文门、地方法院、南车站,终点至高昌庙。
无轨电车路线图
包括公共租界无轨电车线路七条,即:
十四路,民国路至北火车站,经由民国路、郑家木桥(今福建路口)、四马路(今福州路)、英大马路、老闸桥、天后宫桥(今河南路桥)、蓬路,终点至北火车站。
十五路,民国路至乍浦路海宁路,经由民国路、三洋泾桥(今江西路口)、四马路、英大马路、北京路四川路转角、天潼路、蓬路,终点至乍浦路海宁路。
十六路,民国路至曹家渡,经由民国路、三洋泾桥、四马路、英大马路、天后宫桥、老闸桥、北泥城桥、派克路、成都路(今成都北路)、爱文义路卡德路转角、舢板厂桥(今恒丰路桥)、麦特赫司脱路(今泰兴路南段)、叉袋角(今海防路、淮安路、西苏州路交会处一带)、麦根路戈登路转角、戈登路劳勃生路(劳勃生路,今长寿路)、纪念塔、胶州路、槟榔路(今安远路),终点至曹家渡。
十七路,斜桥至高郎桥(兰路),经由斜桥、康悌路(今建国东路)、辣斐德路、南阳桥、宁波路(今淮海东路)、大世界、四马路西、大新街(今湖北路北段)、老巡捕房、英大马路、北京路四川路转角、邮政总局、天潼路吴淞路转角、虹口菜市、里虹桥、新记浜路(今新建路)、兆丰路、昆明路、保定路、大连湾路(今大连路)、韬朋路(今通北路)、梅地拉路(即威妥玛路,今怀德路),终点至高郎桥(兰路)(高郎桥,今长阳路桥一带;兰路,今兰州路)。
十八路,斜桥至岳州路,经由斜桥、康悌路、辣斐德路、南阳桥、宁波路、大世界、四马路西、英大马路、北泥城桥、开封路、北浙江路、北河南路、北四川路、虹口菜市、里虹桥、新记浜路、兆丰路,终点至岳州路。
十九路,民国路至小沙渡,经由民国路、三洋泾桥、四马路、英大马路、天后宫桥、老闸桥、北泥城桥、派克路、成都路、爱文义路卡德路转角、舢板厂桥、麦特赫司脱路、叉袋角、麦根路戈登路转角、戈登路劳勃生路、宜昌路,终点至小沙渡(今泛指长寿路东段两侧至苏州河一带地区)。
二十路,静安寺至兆丰公园,经由静安寺、愚园路五二八号、愚园路七五四号、忆定盘路(今江苏路),终点至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
法租界无轨电车线路二条,即:
十七路,兰路(高郎桥)至斜桥或卢家湾,经由兰路(高郎桥)、梅地拉路、韬朋路、大连湾路、保定路、昆明路、兆丰路、新记浜路、里虹桥、虹口菜市、天潼路吴淞路、北四川路天潼路、北京路四川路、南京路、河南路、湖北路、四马路口、大世界、宁波路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南阳桥、辣斐德路、康悌路,终点至斜桥或卢家湾。
十八路,岳州路至斜桥或卢家湾,经由岳州路、兆丰路东有恒路(今东余杭路)、新记浜路、里虹桥、虹口菜市、北四川路、海宁路北河南路、北浙江路、北西藏路开封路、北泥城桥、南京路、四马路、大世界、宁波路霞飞路、南阳桥、辣斐德路、康悌路,终点至斜桥或卢家湾。
公共汽车路线图
包括公共租界公共汽车线路十二条,即:
一路,兆丰花园至公园靶子场,经由兆丰花园、忆定盘路、静安寺、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同孚路(今石门一路)、马霍路、新世界、抛球场、大马路外滩、天潼路、靶子路、东洋学堂、施高塔路(今山阴路),终点至公园靶子场。
二路,二洋泾桥至公园靶子场,经由二洋泾桥(今四川路口)、南京路、苏州路桥、蓬路、海宁路乍浦路口、嘉兴路桥、东洋花园、北四川路狄思威路口(狄思威路,今溧阳路),终点至公园靶子场。
三路,静安寺至北新泾,经由静安寺、曹家渡、兆丰公园、极司斐而路(今万航渡路)及白利南路(今长宁路)角子、周家桥,终点至北新泾。
四路,徐家汇至虹桥飞机场,经由南洋大学、虹桥铁桥、薛家宅、虹桥抛球总会,终点至飞机场。
五路,三茅阁桥至北火车站,经由三茅阁桥(今河南路口)、抛球场、天后宫桥、蓬路小菜场,终点至北火车站。
六路,公园靶子场至兰路,经由公园靶子场、北四川路狄思威路口、东洋花园、欧嘉路桥、周家嘴路(今长阳路中段)、兆丰路、提篮桥、韬朋路,终点至兰路。
七路,静安寺至南洋大学,经由静安寺、地丰路(今乌鲁木齐北路)、陈家宅,终点至南洋大学。
八路,兆丰花园至爱多亚路外滩,经由兆丰花园、忆定盘路、静安寺、西摩路、同孚路、马霍路、新世界、河南路、大马路外滩,终点至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外滩。
九路,静安寺至电灯厂,经由静安寺、同孚路、成都路、马霍路、大世界、三茅阁桥、爱多亚路外滩、大马路外滩、庄源大弄、提篮桥、韬朋路、杨树浦桥、广信路(今广德路),终点至电灯厂。
十路,曹家渡至引翔港,经由曹家渡、公共汽车公司、胶州路、戈登路、池浜桥、新闸桥、北泥城桥、河南路、礼查饭店、庄源大弄、提篮桥、韬朋路、高郎桥,终点至引翔港临青路。
十一路,北火车站至保定路,经由北火车站、北四川路、鸭绿路桥(今鸭绿江路桥)、茂海路(今海门路),终点至保定路。
十二路,极司斐而路至外白渡桥,经由极司斐而路爱文义路口、西摩路、卡德路、梅白格路(今新昌路南段)、北泥城桥、河南路,终点至外白渡桥。
法租界公共汽车线路二条,即:
二十一路,外洋泾桥至打浦桥,经由外洋泾桥、三茅阁桥、八仙桥、嵩山路、西门路(今自忠路)、法国公园、金神父路、爱麦虞限路(今绍兴路),终点至打浦桥。
二十二路,外洋泾桥至徐家汇,经由外洋泾桥、三茅阁桥、八仙桥、嵩山路、成都路、同孚路、亚尔陪路(今陕西南路)蒲石路(今长乐路)、辣斐德路亚尔陪路、西爱威斯路(今永嘉路)、台拉斯脱路(今太原路)、巨福路(今乌鲁木齐南路)、汶林路(今宛平路),终点至交通大学或徐家汇。
华商公共汽车线路二条,即:
一路,北站至新市路,经由北站、宝兴路(今西宝兴路)、天通庵、派克公司、爱国女校、屈家桥、新华一村、畜植公司、跑马场,终点至新市路。
三路,北站至许家桥,经由北站、宋公园路(今和田路)、共和新路、交通路、大统路、井亭路、太阳桥、中山路(今中山北路)、顾家宅、小场庙、真茹、杨家桥、八字桥,终点至许家桥。
南市公共汽车线路四条,即:
一路,老西门至龙华镇,经由老西门、斜桥、沪闵路(今老沪闵路)、康衢路(今中山南一路)、打浦路、南洋中学、小木桥宅、茂公桥,终点至龙华镇。
二路,穿城圆路,经由老西门、松雪街、县基路(今光启路北段)、大东门、小南门、尚文门后,回到老西门后,又按原路线往复一圈。
三路,环城圆路,经由老西门、尚文门、小南门、大东门、小东门、新开河、老北门、小北门(今长寿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回到老西门后,又按原路线往复一圈。
四路,斜徐路往返,经由斜徐路(今肇嘉浜路)、鲁班路、局门路、斜桥、大兴街、国货路、薛家浜路、董家渡街、老白渡桥、小东门、新开河、老北门、新桥街、和平路、劳神父路(今合肥路)、斜桥、局门路、鲁班路,最后回到斜徐路。
上海市中心区
闸北公共汽车线路二条,即:
四路,北站至市府路,经由北站、宝兴路、天通庵、法学院、爱国女校(今爱国中学)、屈家桥、新华一村、畜植公司、复旦大学、国定路、淞沪路、政同路(今政立路)、市光路,终点至市府路(今平江路)。
五路,北站至市府宿舍,经由北站、宝兴路、天通庵、法学院、爱国女校、屈家桥、新华一村、畜植公司、复旦大学、国定路、淞沪路、第一公园(上海市运动场,即今江湾体育场旁)、府西内路(今清源环路)、市政府,终点至市府宿舍。
参考文献网站:上海地方志办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index.html)